佛不坐禪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時我復作是念。今可入 無息禪中。 便入無息禪中。數出入息。我今以數出入息。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鳴。 爾時復作是念。我今閉口塞耳 使息不出。息以不出 是時內氣 便從手腳中出。 正使氣 不得從耳鼻口出。爾時內聲 如似雷吼。我爾時 亦復如是。 是時神識 猶隨身迴。是時復作是念。我宜更入無息禪中。 是時盡塞 諸孔之息。我以塞諸出入息。是時便 患頭額痛。 如似有人 以鑽鑽頭。我亦如是 極苦頭痛。 爾時我故有神識。爾時我復作是念。我今更可坐禪。息氣不得出入。 爾時我便 塞出入息。是時諸息盡集腹中。 爾時息轉時 極為少類。猶如屠牛之家。以刀殺牛。我亦如是。極患苦痛。 亦如兩健人 共執一劣人 於火上炙。極患疼痛 不可堪忍。我亦如是 此苦疼痛 不可具陳。 爾時我 猶有神識存。當我爾時 坐禪之日。形體不作人色。 其中有人見已 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極黑。有人見已 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似終。 比丘當知。我六年之中 作此苦行。不得上尊之法。 爾時我作是念。今日可食一果。 爾時我便食一果。當我食一果之日。身形萎弱 不能自起居。如年百二十。骨節離散 不能扶持。 比丘當知。爾時一果者。如似今日小棗耳。 爾時我復作是念。非我成道之本。故當更有餘道。 爾時我復作是念。我自憶昔日。在父王樹下無婬無欲。除去惡不善法。遊於初禪。無覺無觀。遊於二禪。念清淨 無有眾想。遊於三禪。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於四禪。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 我六年之中 勤苦求道 而不剋獲。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愚夫所行禪 觀察義相禪 攀緣真如禪 如來清淨禪修行者在定 觀見日月形 波頭摩深險 虛空火及畫如是種種相 墮於外道法 亦墮於聲聞 辟支佛境界 捨離此一切 住於無所緣 是則能隨入 如如真實相十方諸國土 所有無量佛 悉引光明手 而摩是人頂 金剛三昧經心王菩薩言。禪能攝動 定諸幻亂。云何不禪? 佛言菩薩。禪 即是動。不動 不禪 是 無生禪。 禪性無生。離 生禪相。禪性無住。離 住禪動。若知禪性 無有動靜 即得 無生。 無生般若。亦不依住 心亦不動。以是智故。故得 無生般若波羅蜜。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2000010KK03957


文章標籤

sueki3u8tc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實生活 苦集滅道 的親身體驗 的例子?

每個人所遇因緣不同,若用心您會在別人對四聖諦的例子中尋找到自己,
凡感知的、想教導別人的,其實都是自己最需要的禮物;
對四聖諦的覺悟,仍然必須親身經驗與證實方能得之。

順境時,我們是無法覺察自己的清淨心與平等心的!只有發現自己不平等心出現時,才能修正自己的行為!覺察自己已經生起了貪念心、瞋恚心,正知正念才會因此出現,但事件過去了就該放下,障礙自己都只是念頭罷了,完全接受才能回到當下~

文章標籤

sueki3u8tc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要對你所做的事情有信心。成功的人往往是少數,年老時身體健康也是少數,長命百歲的人也是少數,你要想成為那些少數,當然要與人不一樣。既然你說有研究過佛、道、中醫,那我推薦你拜佛。如果動作都到位,那是非常非常全面的好運動,而且拜佛是很大的福報,那都是成道的資糧,希望對你有幫助。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1217142609AAijHmr


文章標籤

sueki3u8tc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